萨拉博士|115号元素,大质量恒星与重金属

2019年2月18日13:33:43萨拉博士萨拉博士|115号元素,大质量恒星与重金属已关闭评论688字数 3672阅读12分14秒阅读模式
摘要

2014年,拉扎尔接受了克纳普的另一次采访,他在采访中讨论了115号元素,以及它是如何通过超新星合成和自然形成的,超新星是一颗恒星的灾难性爆炸。

萨拉博士|115号元素,大质量恒星与重金属

著名的告密者鲍勃·拉扎尔最近上了新闻,他的新纪录片讲述了他在51区高度机密的 S-4设施中的突破性经历。1989年对乔治·克纳普的初次电视采访中,拉扎尔首先讨论了元素115(莫斯科维恩) ,以及它是如何被用于隐藏在 S-4设施中的外星飞船的推进系统的。他说外星人为逆向工程提供了500(227公斤)

2014年,拉扎尔接受了克纳普的另一次采访,他在采访中讨论了115号元素,以及它是如何通过超新星合成和自然形成的,超新星是一颗恒星的灾难性爆炸。

萨拉博士|115号元素,大质量恒星与重金属

视频:https://youtu.be/gsU3A9SFen4

鉴于最近的研究表明,太阳定期经历microova 或"太阳闪光"事件,我们还有另一个过程,通过这一过程,一颗恒星可以产生和喷射出重元素,这些重元素随后被先进的外星文明以循环的方式开采。

拉扎尔在采访中进一步解释说,用质子轰击115号元素,导致它产生了116号元素(Livermorium) ,该元素会立即衰变并产生反物质。反物质与普通粒子碰撞,产生巨大的能量爆发,可以用来推进。 115号元素很可能也是物理学家 Kip Thorne 博士和 Carl Sagan 博士推测的创造可穿越虫洞所需要的著名的奇异物质,并且是最近泄露的国防情报参考文件《可穿越虫洞、星门和负能量》的主题。

以下是2005521日的一篇文章,我第一次讨论了115号元素,以及它的发现如何为 Lazar 早期的说法提供了科学佐证。

迈克尔·萨拉博士。

萨拉博士|115号元素,大质量恒星与重金属

[2005521-外星政治评论31]

我希望集中讨论一些最新的科学进展,这些进展证明了鲍勃·拉扎尔从他在 S 4的所谓经历中提供的一些信息是正确的,并回应了他的一些批评者。
最重要的批评是关于 Lazar 1989年最初声称存在115号元素的稳定形式。
这种因素的存在最初被他的一些批评者摒弃,成为 Lazar 没有得到认真对待的一个因素。
例如,斯坦顿弗里德曼(Stanton Friedman)1997年写道:

"没有证据表明任何地方曾经创造过115
根据我们对超过100英镑的所有其他元素的了解,它肯定具有放射性,半衰期很短,500磅不可能积累起来。
他的计划听起来不错,但没有实际意义,尤其是考虑到向115英镑添加质子是多么困难。" (
http://www.v-j-enterprises.com/sflazar.html )

然而,在20042月,科学家宣布他们能够在实验室中再现115的同位素,并说稳定的同位素是可能的。 115同位素的发明者之一 Joshua Patin 博士在接受 Linda Moulton Howe 的采访时证实,只要有足够的技术进步,115的稳定形式是有可能的:

"[: ]有没有一种115号元素是固态的,可以握在手里?

[帕丁医生:]"总有一天,我会的。如果我们真的找到了足够长寿的东西。为了把东西握在手里,你需要大量的这些原子。我们在一个月内生产了四个115号元素的原子。这将需要你没有足够的时间在宇宙的其余部分创造足够的,你可以通过这些同样的生产方法(我们正在使用)握在你的手中。

这就是为什么我说,未来的技术可能让我们在生产多少产品和目标材料方面取得进展,也许是一种更好的生产方式,但在未来的某个时候,肯定会有这种可能性。(see http://www.intalek.com/Index/News/Element115.htm ).

至于115号元素是如何形成的,Lazar 声称它是由大质量恒星形成的。他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M]任何一个恒星系统的恒星都非常大,相比之下,我们的太阳看起来就像是一颗矮星。考虑到所有这些,很明显一个大型的单星系统,双星系统,或者多星系统在他们的创造过程中会有更多的先决质量和电磁能量。

长期以来,科学家们一直认为存在着质子和中子的潜在组合,它们可以提供稳定的元素,其原子序数比我们周期表上的任何元素都要高,尽管这些重元素都不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 http://members.fortunecity.com/groom51/interstellartravel.html

拉扎尔认为115号元素是在恒星中形成的观点,这一次引发了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更多的批评,他们认为拉扎尔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在稳定的恒星中,恒星不能产生原子序数大于铁(原子序数26)的重金属。 1996年,戴维摩根博士(Dr David Morgan)提出了这一批评,斯坦顿弗里德曼(Stanton Friedman)友好地将他的批评发给了我。

摩根博士表示:

"[拉扎尔]似乎是在暗示,他的115号元素——地球上不存在的外星燃料源——应该存在于那些太阳系中,而这些太阳系在开始时质量更大。
这里的含义是,一个由质量更大的原始星云凝聚而成的恒星系统应该拥有更多更重的元素。

这是完全错误的。重元素——所有比铁重的元素——不是在恒星的正常生命周期中形成的。这些原子核""的唯一时间是在超新星坍缩和随后的爆炸期间。

然后,超新星爆发将重元素散布到整个星系。因此,在任何特定的恒星系统中,重元素的丰度并不取决于当前恒星的性质,而是取决于上一代邻近恒星的性质!

因此,不管恒星的质量如何,银河系某一特定区域的所有恒星系统基本上都拥有相同的重元素丰度。如果像拉扎尔声称的那样,115号元素是稳定的,那么它应该在超新星爆炸中产生,并且应该无处不在!" (http://www.serve.com/mahood/lazar/critiq.htm).

摩根博士对拉扎尔的批评,并没有得到最近在了解恒星重金属形成方面取得的突破的支持。

例如,人们已经发现,原子序数比铁(26)更高的重金属可以并且是在正常周期的恒星中发现的,而不仅仅是通过超新星这种"古老的认识"

美国宇航局的一位天文学家对这一新理论进行了反思,回答了一个有关大质量恒星中存在原子金属含量较高的重金属的问题

不需要超新星就能产生比铁还重的元素。在变成超新星之前,重元素也可以在大质量恒星的核心形成。

(http://imagine.gsfc.nasa.gov/docs/ask_astro/answers/010125a.html ).

最近发现的三颗大质量恒星中含有""(原子序数82) ,证实了这一新理论:

法国和比利时天文学家利用位于智利 La Silla 的欧洲南方天文台3.6米望远镜研究了三颗双星(或称"")的数据,该理论现已得到支持。

每一颗恒星,在其他方面都是轻金属,含有与月球重量相当的铅。

(http://www.ananova.com/news/story/sm_383487.html?menu=news.scienceanddiscovery.space ).

一些恒星在其生命的最后阶段产生高浓度重金属如铅的过程被称为"慢熔合""s-process",描述如下:

"在这些其他低金属度恒星中,铅的丰度很高,这也为研究 AGB 恒星内部的 s-process提供了详细的线索。当一个碳 -13原子核(即一个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原子核)被氦 -4原子核(2个质子和2个中子)撞击时,它们聚变成氧 -16(8个质子和8个中子)

在这个过程中——从数字的加法可以看出——释放了一个中子。正是这些多余的中子通过 s-process成为制造更重元素的基石。" (http://spaceflightnow.com/news/n0108/30heavy/ -感谢斯坦·弗里德曼通知我这篇文章)

据估计,所有比铁重的金属有一半是由超新星爆炸造成的,超新星爆炸是通过核聚变(r-process)迅速形成的,另一半是在金属丰度较低的稳定恒星中形成的,这些恒星在较为温和的聚变过程中缓慢地积累了重金属。

对恒星中重金属形成的新认识,以及在一些恒星中发现大量铅的新发现,基本上否定了摩根博士的批评,并表明拉扎尔关于正常恒星周期中的某些大质量恒星可能含有115号元素的观点是非常现实的可能性。

拉扎尔声称外星人使用115作为他们的推进系统,这给外星政治带来了什么影响?

萨拉博士|115号元素,大质量恒星与重金属

如果第115号元素是在一些大质量恒星的核心自然形成的,而第115号元素被用于外星种族的推进系统,那么可以公平地假设,一些外星人可能已经发现了如何开采其重元素的恒星来作为推进燃料。

事实上,有足够知识挖掘115号元素和其他元素的太阳的外星人可能正在利用这个作为星际贸易的一部分。
事实上,这种知识和拥有大量的115和其他元素可能会导致星际间在某些恒星系统上的冲突。

事实上,地球的太阳或附近的恒星可能有重元素,可能会吸引外星种族寻求开采这些宝贵的自然资源。
我们现在正在慢慢地了解某些恒星系统是如何受到外星种族的高度重视的,这些外星种族寻求获得控制权,并挖掘重元素如115号元素的恒星。

随着物理学和天文学的新进展,鲍勃·拉扎尔的信息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被广泛驳斥,现在似乎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具现实意义。

来源:https://www.exopolitics.org/bob-lazar-element-115-massive-stars-and-heavy-metals-repost/

zhunbeizhuanbian
  • 本文由 发表于 2019年2月18日13:33:43
  • 除非特殊声明,本站文章均来自网络,转载请务必保留本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