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所吃的食物和饮料中可以找到许多不同种类的兴奋剂。有些是我们几千年来一直在消耗的天然成分,例如咖啡因,现在已经嵌入到许多文明的文化中。其他的是合成的,是相对较新加入我们的饮食。
现在,人们越来越担心,食品和饮料制造商在多大程度上故意在加工食品和饮料中添加大量的兴奋剂,以提高销量,通常是打着"提高风味"的幌子。
由于这种做法现在已经非常普遍,我们很容易通过食用各种加工食品和饮料而接触到过量的这种致瘾兴奋剂。尽管这已被证明是食品工业控制其产品消费并确保我们回来购买更多产品的有效策略(7),但越来越多的专家对这些兴奋剂对我们的健康产生的影响表示关切,这表明了本文(9、10)将要讨论的合理的短期和长期健康后果。
什么是食物兴奋剂?我们如何对它们上瘾?
食物兴奋剂是我们在食物和饮料中发现的物质,它能提高我们的精神警觉性,加强或延长体力活动,甚至促进攻击性[3]。这些效应是由于兴奋剂通过具体干扰多巴胺神经递质系统而破坏或改变了我们神经元间的通讯[4]。
多巴胺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神经化学物质,被认为在神经系统中起着许多作用,包括控制运动、认知、动机、快乐(特别是重复动作)、情绪以及在某些活动之后的奖励感[5]。
当我们服用兴奋剂时,我们会感到兴奋。通过劫持我们的多巴胺系统,这种兴奋剂给我们带来了快乐和愉悦–这促使我们再次食用同样的兴奋剂,以体验重复的奖励感(这个过程被称为积极的再执行)。另一个被称为"消极强制"的方面是,突然停止使用致瘾性兴奋剂会导致产生欲望,这实质上是一种想避免一旦兴奋剂的假性兴奋消失后产生的不适感的感觉[4]。因此,通过这两个过程,我们还需要更多。
兴奋毒素:增味剂和人工甜味剂
食物和饮料中含有70多种兴奋毒素,其中最著名的有谷氨酸钠(MSG)、糖精(Sweet' N' Low)阿斯巴甜等). 它们经常作为增味剂和人工甜味剂添加到加工和精制食品中,但它们的存在往往会被掩盖在食品标签上,作为最初的兴奋剂的衍生物出现。
兴奋性毒素是一类重要的兴奋剂,它不仅会导致食欲,而且还可能通过过度刺激对我们的脑细胞造成损害[10]。
迄今为止,只有关于动物的研究才有确凿的证据表明,兴奋毒素暴露于永久性的神经损伤之中(10);然而,相当数量的科学文献表示担心,过度食用兴奋毒素可能会导致严重的长期健康后果,如阿尔茨海默氏病、亨廷顿病、帕金森病、肌萎缩侧索硬化,甚至早衰[11]。
研究还表明,儿童对兴奋毒素的暴露要比成年人更敏感,在幼儿期过度消费可能会导致轻度阅读障碍、精神分裂症和脑性麻痹[10]。
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答案说明兴奋毒素对人类的危害,但对过度消费的相当多的合理担忧肯定值得进一步的研究。
提取物
兴奋性毒素是经常添加到食物和饮料中的兴奋剂。味精、糖精和阿斯巴甜是三种最常用的兴奋性毒素。
某些研究表达了对过度消耗兴奋性毒素会导致神经损伤的关注,以及随后的健康问题,如阿尔茨海默病、亨廷顿病、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人类进行的结论性研究。
避免食用过量的兴奋毒素的两个简单贴士是:避免加工和精炼食品和饮料;
避免从快餐连锁店购买食物和饮料;
味精
味精是在1908年首次被加入到食物中的,当时日本科学家池田菊园成功地从海带中分离出一种成分,可以使清淡、营养的食物变得美味(18)。自二战以来,添加到食品中的味精的数量每十年翻一番(10)。
1957年的研究首次将味精与健康问题联系起来,当时两位眼科医生注意到味精破坏了他们实验室小鼠视网膜中的所有神经细胞。10年后,一位名叫约翰·奥尔尼博士的神经科学家发现,一剂味精就可以杀死小鼠下丘脑(大脑的一个特殊区域)的大部分细胞。
今天,人们在争论到底需要摄入多少味精才能被认为是有害的(34)。有证据表明,适量食用味精可能是安全的;然而,大剂量(超过每日平均摄入量的6倍)可能造成短期和长期危害(34)。
有一种病症叫做MSG症状综合征(中餐馆综合症),它会使人出现头痛、肌肉紧张、麻木、刺痛等症状。摄入大量味精后出现虚弱和潮红(一项研究表明大约5克的味精会引发症状)。
高剂量的味精也能引起易感个体的哮喘发作(36例);然而,这些发现还不能在类似的研究中重现。
布莱洛克博士在他的著作《兴奋毒素:杀死人的味道》中指出,高剂量的味精可能通过兴奋毒性增加慢性神经系统疾病的风险,如帕金森氏症、阿尔茨海默氏症和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10)。然而,为了对味精消费的长期健康风险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含有谷氨酸钠(味精)或衍生的兴奋毒素的流行食品
兴奋毒素名称 | 游离谷氨酸(包括其常见的盐形式,味精) |
食品标签上的衍生物 | 谷氨酸,谷氨酸钾,谷氨酸一钾,谷氨酸一钠,谷氨酸一铵,谷氨酸一钠,谷氨酸钠,酵母提取物,水解蛋白,酪蛋白钙,酪蛋白酸钠,酵母,酵母营养素,自溶,明胶,质构蛋白,大豆浓缩蛋白,乳清蛋白质浓缩物,Vetsin,味之素 |
添加味精的食物来源举例 | 包装和加工食品,如薯片,冷冻晚餐,肉汁,咸味小吃; 来自快餐连锁店的食物,特别是鸡块和汉堡;豆制品,如酱油,豆浆和味噌酱 |
(13,14,15)
总结:味精
|
人造甜味剂:糖精和阿斯巴甜
糖精比糖更甜300倍,用于广泛消费的许多加工食品和饮料中,尤其是饮食软饮料(21)。这是1879年康斯坦丁法尔伯格化学研究助理偶然发现的第一种被发现的人造甜味剂(19)。
在20世纪60年代,进行了研究,将糖精在膀胱癌大鼠中的使用联系起来; 结果促使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限制其使用,甚至在1981年试图禁止它。然而,这引起了立即的骚动,因为当时糖精是主要的人造甜味剂在使用中(19 )。
阿斯巴甜比糖(22)甜约200倍,是1965年发现的第二大人造甜味剂。它在1981年被美国FDA批准用作台式人造甜味剂,许多国家遵循西装(19)。
今天,阿斯巴甜是最受欢迎的人造甜味剂之一。它由天冬氨酸和苯丙氨酸组成,它们都是天然存在的氨基酸。天冬氨酸具有已知的兴奋性毒性,而苯丙氨酸已被证明可能导致不受控制的肌肉运动,称为迟发性运动障碍(22)。对苯丙酮尿症患者(当你的血液中苯丙氨酸过多时),阿斯巴甜可能是高毒性的(22)。
人造甜味剂与许多慢性健康问题有关,如体重增加(30),2型糖尿病(31)和心血管疾病,包括中风(32,33)。也有证据表明,人造甜味剂(包括糖精和阿斯巴甜)在功能上改变了我们的肠道 微生物群 (26,27,28,29)。
含有人造甜味剂(如Sacharin或Aspartame)的流行食品和饮料
兴奋毒素名称 | 糖精 |
食品标签上的衍生物 | 苯甲酸磺酰亚胺,甜蜜素 |
添加糖精的食物来源实例 | 口香糖,餐桌甜味剂,加工食品和饮料,如水果罐头,烘焙食品,软饮料 |
(16)
兴奋毒素名称 | 阿斯巴甜 |
食品标签上的衍生物 | NL-苯丙氨酸,1-甲基酯 |
添加阿斯巴甜的食物来源实例 | 加工食品,如无糖冰淇淋,冰茶,果酱,果冻,冰淇淋浇头,果酱,无糖番茄酱,无糖饼干,饮食软饮料,营养棒,速溶可可混合物,谷类食品,蛋白质饮料,无脂无糖酸奶,果汁,糖果 |
(17)
简介:人造甜味剂
其他常用的兴奋性毒素 酪蛋白:牛奶和其他乳制品中发现的天然蛋白质,酪蛋白含有高浓度的谷氨酸。食品制造商通常将酪蛋白添加到某些加工食品中,如人造黄油,金枪鱼,巧克力,谷物棒,咸味薯片和加工肉类(23)。 半胱氨酸: 半胱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蛋白质,通过人发和家禽羽毛的水解工业化生产,用作人造香料。它通常在大多数高蛋白食物中发现,但也添加到一些加工和精制食物中。已被证明,消费量适中的半胱氨酸对健康有很多好处; 然而,过多的半胱氨酸水平与帕金森病和阿尔茨海默病有关(23,24)。 三氯蔗糖 (Splenda®):三氯蔗糖是一种人造甜味剂,比普通糖甜约320至1000倍。与糖精和阿斯巴甜相比,三氯蔗糖的潜在健康影响较少; 然而,它具有类似的兴奋毒性。三氯蔗糖可以在许多使用人造甜味剂的加工食品和饮料中找到(24)。 资料来源:http: //www.thegoodgut.org/addictive-food-stimulants-why-you-crave-junk-food/
|